一、实验课程管理
1.实验教学文件审核
1)审核要求
实验教学大纲、教案、教材须经实验中心教学委员会统一审核,确保内容符合学科培养目标,体现科学性与创新性。
2)审核流程
(1)每学期初由课程负责人提交教学文件;
(2)教学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;
(3)修订后文件存档备案,作为教学实施依据。
二、实验项目更新
1)更新周期
每四年全面修订一次实验项目,动态淘汰陈旧内容,新增学科前沿技术应用。
2)前沿技术融入
(1)设立专项经费支持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建设;
(2)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发实践型实验案例。
三、实验指导规范
1)教师指导职责
(1)规范流程
预习环节:提前1周发布实验预习任务,检查学生预习报告;
操作环节:全程监督学生操作,重点讲解仪器安全规范;
报告环节:严格审核实验数据真实性,批改报告并反馈。
(2)创新培养
开设“自主设计实验”选修模块,学生可申报课题并获经费支持;
优秀设计成果推荐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。
四、教学考核与质量监控
1)教学质量评价体系
(1)评价方式
学生评教:每学期末通过教务系统匿名评分,权重占40%;
同行评教:组织教师交叉听课并填写《教师听课表》,权重占30%;
督导评教:教学督导组随机抽查,权重占30%。
2)教学效果分析与改进
(1)每学期召开教学质量专题会议,基于评价数据形成分析报告;
(2)针对问题制定改进计划(如增设操作培训、优化实验分组)。
3)持续改进
(1)建立“问题-措施-跟踪”闭环管理机制;
(2)改进成效纳入教师年度考核指标。
五、附则
(1)本制度由测绘实验中心教学委员会负责解释,自发布之日起执行。
(2)相关实施细则与附件表格另行制定。
测绘信息实验教学中心
2021年10月